以从19年作为选手开始参加国服团赛及个人赛,作为裁判Host一届CPL,以及作为Assman辅助CAL和USMPL的身份分享一些想法。不排除其中存在对过去参赛回忆的美化与修饰,仅供参考,欢迎指出相应问题。
关于为何我支持四队。
需要大家思考的是,国服CPL/CDL的开办意义是什么。可以是国服一年一度的最高赛事,我能以成为参选这个比赛为荣;同样也可以只是一届办完就翻篇的社区日常。至少仅以我个人而言,19年作为新人狂沙被邀请参加CPL时,前者更符合我理解的国服C赛设计理念。国服能有一项赛事成为初来乍到的新人向往的平台,能够入选,为团队出战,这种被认可的喜悦直到现在回忆起来我依然觉得弥足珍贵。践行这种赛事理念势必存在门槛,在赛事规模上做精简便是最好把关,维护这个国服顶级团赛的门面,那么质量的优先级就理应更高。
仅凭个人经历而言,在目前国服的选手池下,四队的规模更为合理。精简的比赛规模允许团队存在多个核心,允许有经验的玩家更集中在各个队伍,形成多帮一优势,多方的搀扶也得以让我个人成长更快;3周的淘汰赛程更强调每一小分的权重,容错率相对低,每一分都更显重要,对局的质量也才能更高,以此才更有机会培养出更具实力更能迅速应对环境的国服玩家;适当的时长也是一定程度减少赛事负面体验的选择,也关乎着团队拧绳热情持续性,设想5周的比赛如果输了头两周,当我清晰明白这个团队实力并不足以晋级,之后我即便赢了也不能改变现状,还要坐3周牢时的体验。
而在扩容至六队的这一年内,未做统计,但体感ICU场次要更多。选/买人大概自7手就进入开盲盒时间;有经验的玩家因为多队被分流,本身需要备战长赛程的同时要照顾队内的新人;对于被迫选进的新人,能赢自然是好事,但不得不说因为扩容,也让一些标榜专精某一分级而不接受别的分级安排的新人进入,无论天梯分数还是上赛场均未能拿出预期表现,不管强行补位与否,对队长,队员及观众都算得上是一次视觉灾难。
当下我们最需要的不应是顶级团赛为国服新人作让步,而是在于对A级团赛,次级联赛的建设。让更多新人参加这类团赛,让在这类团赛中取得好成绩的新人能够获得公正的评价以及出席更大规模团赛(也许可以考虑包括wcopp,powc等)的资格,或许才是我们作为国服管理更应努力的方向。OLT,STOUR的国服支援群都是极好的实践,在此基础上继续发散,或许也能得出目前不必牺牲顶级团赛质量以及给予新人更多大赛经验的路线。
因为本身职业原因,经手研究过的行业/团体在进行扩张(扩容)前,更多的需要先加上「盲目」一词。国服过去一年的运营成效必须得到肯定,作出扩张的判断本身也基于了管理对目前的乐观,但我们很难辨别这种判断是否因为自身对当下抱持了过分的积极。至少对我这名融入过以上赛事的玩家而言,谨慎与保守应该是目前更合理的选择。明确一点,我并不排斥扩容至六队,甚至我希望有一天国服同样能出现十队BO12的大团赛,但这一定是基于我们对国服发展现状分析,审慎作出的判断。在此也可提议,在开办比赛的同时,能够设定一系列维度的指标进行打分,当达到某一门槛后,公平公正公开的进行规模扩张。